今年2月底,有位Up主发视频吐槽“文科硕士月薪5000”上了热搜。而这位Up主也和媒体联系上了,他找工作已将近半年,始终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。当然最后也算有个好消息,目前他的工作终于暂时有了着落——服务业管培生,继续留在上海,从基层干起,向上培养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他描述自己找工作的苦,我都懂。什么各种求职碰壁,找不到对口的公司,明明是个学文学的、去面试“有嘻哈导演车澈的团队”等等,我都经历过。
我和他的出身很像,也是学文学的毕业比他早几年。文学属于文科生里的人文科学,比法律、新闻、管理、金融这类社会科学还要“文”一些,真是找工作链条里最难的那一类。
坦白地讲,求职焦虑在入学的那一刻就笼罩在我们头上了。文史哲这类文科生总有个保留节目,就是第一堂课老师问有谁第一志愿填的这里?我记得我们班当时就一个人举了手,他家很有钱完全不愁工作,而他毕业后真的就没工作。
很多文科生第一志愿都是好找工作的专业,都是种种机缘巧合给“调剂”了。正因为有这么个铺垫,大家真的格外努力。我们就是这个特点,实习多、考证多,通过后天努力去弥补“出身”。普通话、教师证、计算机二级、商务英语什么的,几乎都是人人必备,我也考过,可惜计算机挂了。
那个时候如果学院组织个师兄师姐求职经验分享,我们总是坐得满满当当。我记得我还加过一位师兄作为“导师”,在地铁公司工作。我真的很羡慕他们,也很迷茫,学点什么知识能去这些单位工作呢?“现代汉语通论”我倒是拿了97分,但这管用吗?
真到找工作的时候,这种迷茫真是无穷放大,我不知道一个行业是做什么的,也不知道我的知识有什么用。我面过的公司很多,什么都有,保险公司、证券公司、航空公司、物流企业、船舶制造等等。但能选的职位很少,一般就是办公室、工会、党群、管培之类,经常得在一长串表格里去找这些夹杂着的一个两个职位。
我记得当时还进了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保险巨头终面,我从北京匆匆赶过去。在面试时老总问我,大意是“你觉得保险和你的专业怎么契合呢”。这个题我当然准备了,但说实话,其实答得很浅,因为我完全不懂保险,为了面试才勉强看了点。
我从高端写字楼的面试间出来,望着脚下的黄浦江,真的有一种想跳进去的感觉。我知道自己答得很差,也恨自己为什么懂得那么少,或者说懂的东西也没什么用。当然最后结局还不错,录取肯定是没戏,但至少帮我报销了路费和房费。
类似的事发生过很多次,在证券公司被人问,“你来我们这干嘛呢”(我当时心里一个白眼:那你过我简历干嘛呢?);在银行被人问“你觉得金融是什么”(估计是没什么专业问题能问我);甚至在面试老师时被人问“你真的想当老师吗”(我连教学大纲都不会写,对,中文系其实没人教这些)。
现在想想,上学的时候真的很快乐,读读诗、看看小说就算是上课,如果是外国文学史老师偷个懒的话还可以放电影。上课时谈论的都是高深莫名的话题,萨义德的东方学、陶渊明的接受史、《北齐书》的方言运用之类,一副指点江山、品评古今之态。
但只要出了校门,就马上感觉到社会的生猛。真实的职场,是需要你的工具价值的,没有那么多光风霁月的温柔。我记得老师在课堂上还和我们高声疾呼:同学们,要多问价值理性,少谈工具理性啊。但我那时就想,PS工具都不会用,简历都做不好啊。
就在前两天,我们班要组织一次聚餐,让老同学们聚聚。我点开这个万年没有动静的群,看看成员名单,点开头像、朋友圈看看他们的近况。看完也是感慨一叹、会心一笑。
当年也都是迷茫、焦虑,不知道能做什么,但现在都散在各行各业,干什么的都有。有些毕业工作一般,几番跳槽之后现在也是“X总”了。当然我也算幸运,最后找了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。日子就这么过来了,人也都渐渐找到了自己的那个窝。
说实话,文科的学历确实在找工作时不占什么优势,对应的岗位真的不多,心里要有准备。我也不想高谈阔论文科能赋予什么视野、人文关怀之类,能赋予这些的专业太多了。
但我想,真学了文科,尤其是出于兴趣去学的话也别后悔。其实知识本身未必是最重要的,哪怕大学里学的微积分,也不过是牛顿那个年代的知识,落伍几百年了。
读书教给我们的,其实是获取知识的能力、思考问题的方式,甚至是应对失败的自我振作。这些才是在漫长人生里起作用的“知识”,它有点不着边际,但又极为重要,文科当然也能教会我们这些。
所以,我也完全不后悔读了一个纯文科,虽然它是我的“第四志愿”。我没法想象如果我读了一个热门专业是不是过得很好,人永远不会有“如果当初”的机会,能做的只能是在已经给定的路径里,尽可能地做到最好,去抓住每一个命运转折的机会。
文科生一定有好前途吗?我不敢说。但努力的人,大概率会有。文科生们,千万不要怕。
标签: